湖北日報訊 圖為:楚繡《龍鳳三現》。
  記者王馨 實習生王春曉
  她端坐在繡架前,以針為筆,以縑為紙,以絲線為朱墨鉛黃,勾勒出一幅幅古拙靈動、神奇浪漫的龍鳳畫捲。她就是荊州楚繡工藝美術大師李友珍。
  今年52歲的李友珍出生於刺繡世家,從小跟隨奶奶、母親學習刺繡。16歲的她進入岑河鎮羊毛衫廠當了一名刺繡工,主要給羊毛衫繡花。至此,李友珍開始逐步瞭解全國四大名繡的特點、針法,也接觸到極具本地民族特色的繡種——漢繡。
  2002年,在參觀荊州博物館時,李友珍被絲綢館中那一幅幅栩栩如生、飄逸惟妙、引人遐想的龍鳳圖案所震撼。之後,她多次到博物館駐足觀看,細細品味,覺得那針法似曾相識。回到家裡反覆嘗試,發現與母親傳授的針法如出一轍,正是母親口中的“鏈子扣”。欣喜之餘,李友珍開始了對楚繡技藝的研究。
  李友珍介紹,楚人尚龍鳳,所以楚繡以龍鳳為基本元素,輔以其他飛禽走獸、草葉紋、幾何紋,具有濃郁的楚風楚韻。在針法上以鎖繡為主,輔以平繡、盤金繡等,其特點是“平、勻、實、牢”,“點散面不散,布爛花不爛”,不像有些繡品“一針散、全盤散”。在色彩上,楚繡則要求基調高古、用色沉穩、素雅樸拙、自然率真。
  這樣的繡法看似簡單,卻對手法要求極高。李友珍說,楚繡需要極大的毅力和恆心,完成一幅作品至少需要幾十天,她的“最高紀錄”是花一年多時間完成一幅作品。
  2013年,為慶祝省運會在荊州舉行,李友珍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絲織品圖樣精心創作了楚繡《龍鳳三現》。該作品脫胎於楚繡中的古長壽繡,繡布上的如意雲紋彎曲纏繞,穿插交錯,雲氣婉轉,渾然天成。變形龍鳳隱現其中,神態飽滿靈動,身姿飄逸唯美,躍然於飛,展現了楚漢先民的“長壽”思想和浪漫情懷,因此獲得“2013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”優秀獎。
  前不久,一名韓國客商向李友珍訂購一批精美的楚繡藝術品,這讓她欣喜不已。“這說明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、欣賞楚繡了!”現在,李友珍在創業學校開班傳授技藝。“不要讓這麼好的東西在我們手底下失傳了。”她說。
  (原標題:圖文:李友珍:繡花針下龍鳳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wknhqsd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