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點快評
  □堂吉偉德
  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艷兵等日前在客車上與持刀歹徒搏鬥受傷,而不能參加高考。教育部表示,待柳艷兵和易政勇康復後將為其組織單獨考試。(6月8日《人民日報》)
  面對執刀行凶的歹徒,宜春好少年能夠不顧安危而上,“該出手時就出手”的壯舉,在如今的年代顯得尤為珍貴。為了激勵和扶持見義勇為行為,防止“英雄流血又流淚”,柳艷兵的“大學夢”能不能實現,檢驗著全社會的“公德夢”,也是對“中國夢”的另一種要求。
  如何實現,其間有很多條路。一是保送進大學。見義勇為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答卷,有此品質就足以獲得一張上大學的準入證。早在2006年,內蒙古的潘起超成為當地依法享受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政策、免試入高校的第一人。如果同樣的行為都可以放行,那麼見義勇為保送讀大學就應當成為一種制度安排,給錯過考試的學生一個上大學的“直通車”。
  二是給孩子補考的機會。接現行的教育應急機制,完全可以給柳艷兵一次補考的機會,並按見義勇為爭取給其加分,相信也可讓孩子實現上學夢。關鍵在於必須正視孩子的權利和正當的訴求,給予見義勇為者真正的保護和關愛。時下教育部已明確表態,其實也給“如何補救”找到了答案。
  三是高校可通過自主招生給予錄取,給孩子一個機會。2009年,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小英雄的德陽東汽中學女生馬小鳳和“可樂男孩”薛梟,分別被免試保送到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。參照這種做法,一些高校可主動拋出橄欖枝,用招生的導向性給教育的本質註入新的內涵。自然,整個社會應當明確一種共識,從而各盡其能為其上大學創造更多的機會,以保護和鼓勵去書寫時代的善意。
  之前,關於保送和補考之間,孰優孰劣出現了極大的爭議。有擔憂高考公平而反對保送,也有基於褒揚見義勇為和挖掘教育之外的東西,而對保送極為贊成。事實上,以上諸種途徑都是不錯的選擇,關鍵在於要以程序正義確保公平,比如保送怎麼保送,自主招生怎麼招,都應有明確的標準和程序設計,並以透明化的過程,去接受公眾的監督,化解他們對於權利公平的憂慮。
  把大學指標作為見義勇為的獎勵,其本身並無原罪,因而補考和保送的方式選擇,也並非存在天然的性質差異,更何況其間有一個價值優先的選項。公平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,對高考很公平,對考生卻未必就公平,更何況之前有諸多保送的先例。造成時下爭議不休的原因,還在於制度設計存在欠缺,出口的延伸太多,可供操作的空間太大,沒有相應的程序保障,才使得所有人在模糊的邊界效應之下左右搖擺。從這一點說,解決程序設計的短板比拷問方式的優劣,更加緊迫而重要。
  堂吉偉德  (原標題:保送或補考都應補齊制度短板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wknhqsd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